技术面:
从小时级别K线图来看,美元兑日元在10月后段出现一轮冲高回落:上方153.252一线是近期高点,之后沿着一条明显的下降趋势线一路下滑,趋势线连接了高位回落阶段的多根阴线低点,具有典型的下降趋势线特征。
向下的过程中,汇价一度击穿152.600一线,并快速下探到151.757的阶段低点。随后,美元兑日元并未继续出现顺势崩溃式下跌,而是在151.75—152.10附近形成了一个矩形形态的横盘整理区,也就是典型的盘整市场/箱体结构。这一箱体说明:空头在极短线已经完成了第一波“放量下跌”,但多头暂时还能在152关口附近守住阵地,双方都在等待下一轮催化(日本央行、美联储)。
指标层面也印证了“急跌后横盘”的特征。MACD指标(26,12,9)当前DIFF为-0.249,DEA为-0.208,MACD柱状图为-0.084,整体仍在零轴下方,显示动能仍然偏向空头,但柱状图的负值在缩窄,说明空头动能的边际强度正在放缓,而不是继续放大。换句话说,做空的力量还在,但已经没有最初那样的爆发力。
相对强弱指数RSI(14)目前在38.074附近,仍处于偏低区间。38一带并非极端超卖,但它明确告诉我们:当前美元兑日元仍在弱势区间内运行,短线反弹更多像技术性反弹,而不是趋势性反转。只有当RSI重新站回中轴上方、同时价格能重新回到152.600上方并完成回测,这种反弹才更可能被市场认定为“有效修复”而非“死猫跳”。
从价位结构看,152.600一线依旧是上方首要阻力位,这里既是此前的水平支撑,也是10月下行通道中的密集成交区域,属于典型的“支撑转阻力”。向下则需盯住151.757这一阶段低点,它目前扮演着短线支撑位/防线的角色。如果这条支撑线被向下击穿并确认,美元兑日元将面临新一轮下探,市场会开始讨论151.50甚至更低区间的可能性。
简单说,技术面目前不是反转,而是下跌后的喘息:下降趋势线仍压着价格,MACD仍为负,RSI仍偏弱,箱体区间说明市场在消化空头获利盘并等待央行信号。技术面给出的结论是:美元兑日元的主趋势仍倾向下行,除非价格能重新站稳152.600并突破下降趋势线,否则反弹只是修正,而不是新的上升趋势。
市场情绪观察:从“利差逻辑”到“央行博弈”的心态切换
当前的市场情绪正在从“单边利差交易”切换到“央行博弈+政策噪音”的模式。过去,美元兑日元的大部分上涨逻辑是:美联储维持高利率,日本央行极度宽松,利差巨大→ carry交易(套息交易)偏向长期做多美元兑日元。这套逻辑仍然存在,但正在被两件事稀释。
第一,市场已开始认真给日本央行的后续加息概率定价:12月加25个基点的隐含概率被拉到约38%。这对套息交易来说意味着潜在成本上升,carry的吸引力不再是“闭眼长期持有、坐收利差”这么简单;这个心理变化本身,就是情绪层面的拐点。
第二,美联储这边的路径正在被政治噪音化。政策路径一旦被认为受内政博弈影响,而不是单纯由通胀和就业数据驱动,美联储的权威性、独立性和前瞻指引都会被市场打折。美联储一旦被打折,美元作为全球流动性的锚也会被打折,美元的“安全溢价”下降,从而让市场更愿意在高位了结美元多单。
基本面分析:双重压力正在压低美元兑日元
首先,日元的买盘不是凭空出现,而是伴随着外部关系的改善信号与内部政策预期的双重驱动。
一方面,日本方面强调正在加强与的经济合作,并公布了一个规模达550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规划,方向涵盖能源、电力、基础设施等实体行业。市场的读法是:这并非单纯对外布局,而是对外政策与产业政策捆绑的长期承诺,潜台词是“关系稳定,产业链迁移稳定”。这种叙事会减轻对日本出口前景的担忧,削弱“必须依靠极弱日元来保出口竞争力”的老逻辑,从而在边际上支撑日元。
与此同时,美国总统方面在公开表态中高度肯定与日本新任首相之间的关系,强调“美日友好非常牢固”。这类高规格、公开化的政治背书,往往会被市场当作“地缘风险折价”下降的信号:地缘风险折价一旦下降,避险货币(传统上包括日元和)的角色会稍微变化,资金可以更安心直接流向日元本身,而不是只在美元端避险。这种再定价在今天的盘面里表现得非常直接:美元兑日元被大幅压低到152一线附近。
第二重压力来自美元本身。将在周三公布利率决定,市场主线预期仍是降息周期持续,美联储未来几次会议将继续往宽松方向走。这种“更松”的预期已经提前被计入美元价格——当前在98.70附近,较周内高位下挫约0.15%,接近近期低点。美元指数走弱,在没有突发避险因素的情况下,通常会顺势压低美元兑日元。
还要注意一点:美国国内政策噪音正在抬头。美国总统公开点名美联储主席,称其“不称职”,并暗示可能在几个月内更换,同时表示财政高层人士不愿加入美联储。这种措辞在外汇层面最直接的后果不是谁对谁错,而是政策可预见性被削弱。政策可预见性下降→美国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上升→美元的“安全溢价”被削一刀。这同样削弱美元兑日元的上行动能。
对比之下,日元这边的焦点转向。日本央行将在周四公布最新决议,市场主线仍认为本次会议大概率按兵不动,基准利率维持在0.5%。但真正影响市场定价的,不是“按兵不动”本身,而是后面那句:交易员开始押注12月日本央行存在约38%的概率会加息25个基点。这意味着外汇市场开始给日元定价一个“也许逐步回归正常化”的未来。这就是为什么,在美联储被认为要继续走松、日本央行被认为可能走紧的配对框架下,美元兑日元从153.25的高位回落到152附近并不令人意外,而是利差交易被轻度削减后的正常反应。
本文来自作者[秋天的风]投稿,不代表琉森特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qgmq.com/lst/7221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琉森特的签约作者“昨夜的雨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基本面分析:双重压力正在压低美元兑日元市场情绪观察:从“利差逻辑”到“央行博弈”的心态切换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琉森特]内容主要涵盖:精准资讯, 深度解析, 效率读本, 认知提效, 每日智选, 决策内参, 信息减负, 高价值资讯
本文概览:基本面分析:双重压力正在压低美元兑日元:市场情绪观察:从“利差逻辑”到“央行博弈”的心态切换技术面:从小时级别K线图来看,美元兑日元在10月后段出现一轮冲高回落:上方153.252一线是近期高点,之后...